2007年6月,雄鹿老板专机飞抵中国,用诚意和6号签“强扭”易建联加盟。谁能想到,仅仅一年之后,这位曾经单场斩获29分外加10个篮板的中国天才,竟然被无情地扫地出门。场均8.6+5.2的数据不算差,为何连“蜜月期”都没熬过?雄鹿是急功近利,还是阿联注定与NBA绝缘?
新秀时期的易建联
当年雄鹿选中易建联,本是一场双赢豪赌——既想复制姚明带来的中国市场红利,又看中他2米13的身高和CBA“暴力美学”履历。阿联痴迷中远投偏外线的打法,命中率却有42.1%,属实难得。而雄鹿需要的是能挡拆、吃饼的蓝领内线。而后阿联的首发位置被替补席上的维拉纽瓦取代,这直接致使阿联掉出球队轮换,最终被交易。
新秀赛季阿联多次因伤缺阵,刚找回状态又躺回病床,“玻璃人”标签让雄鹿彻底失去耐心。更致命的是性格短板——语言不通的他,训练后独自加练却很少与队友聚餐,场上跑位失误时连解释都磕磕绊绊。当篮网用准全明星杰弗森作为交易筹码时,雄鹿毫不犹豫将阿联打包送走,这笔“及时止损”的操作至今被球迷戏称为“最冷血分手”。
如今再看这段往事,只剩一声叹息。若晚生10年,阿联的投篮天赋恰逢小球时代风口——看看波尔津吉斯年薪3000万的合同,当年被诟病的“飘外线”反而成了财富密码。可惜2007年的NBA仍是肌肉丛林,他单薄的身板顶不住霍华德的背打,缓慢的横移防不住挡拆,连年龄都被曝虚报3岁,彻底击碎球队对“潜力股”的幻想。
对比姚明的成功,阿联的困境更显残酷。火箭为姚明配翻译、聘私教,甚至改造更衣室柜子;而雄鹿连基础沟通都未解决,更遑论战术倾斜。选秀前阿联团队拒赴密尔沃基的“黑历史”,也让管理层早埋下芥蒂——当商业价值未能兑现(球队市值增长远不及火箭),这段联姻注定惨淡收场。
当时NBA的中国德比
“若易建联在当今NBA出道,绝对妥妥的球队首发”
2025-04-26 22:54:39
2025-04-28 13:45:22